校园绿化
校园绿化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绿化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总体规划简介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9-04-12

 

山环水绕、秩序共生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国际旅游城市张家界市,是200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并经国家教育部验收通过,按新机制、新模式运行的独立学院。学院依托于吉首大学,是吉首大学领导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独立财务管理、独立教学及管理的办学实体。

学院的办学定位是以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和外向型教育实体。学院校园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9.69公顷(745.41),学生规模为8000人,规划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楼、学生公寓、食堂、服务中心、附属医院、教师住宅小区等项目内容,从而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新型大学校园。

1、原生态校园

亲近自然,触摸生态,日益成为当代设计自觉和本质的追求。面对自然天成的青山绿水,有足够的理由去珍惜和善待。校园规划以生态环境景观的保护与再造为出发点和目标。

2、地域人文

建筑的生命力在于对地域场所精神的解读与解释。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这是自然赋予武陵源这片山水的宝贵财富,而湘西本土的建筑,如吊脚楼以及屋脊、檐口、门窗、山墙、景墙等等,是可以提炼的人文设计元素。

3、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是人类知识的神圣殿堂,优美的校园环境固然重要,但促进交流的校园环境才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具备学习、交流、休闲和多重体验的校园建筑与景观环境是打造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4、与城市社区相融

今日的大学不是旧时的私塾,也不是自我封闭的小社会,学习的同时也是生活的场所,学校应与社区环境融合。其一,某些职能社会化,可以使学校管理上更集中于教学科研;其二,校园的各类设施向社会敞开大门,办学有公众参与,对人才培养和促进社会文明都有益处。

5、网络生长,可持续发展

同生命体一样,学校也是不断地成长、发展和成熟的,而现代学校教学也是如同生命组织一样充满关联性。因而设计采用相对集中的布局,网络化的建筑形态,便于师生的学习沟通交流,也便于适应学科的发展、建筑功能的转化。

1、把整个校园作为一个整体的绿色生态系统进行设计。设计将校园环境的绿色空间整合后,延伸到校园建筑群体。山、水与建筑秩序共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改善整个地域的生态景观环境,创造出一个山环水绕的校园形象。

2、尊重和利用基地的地形地貌条件,较好的保持原有地貌的主要特征。一方面,减少了土方工程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场地的景观潜力,在对其进行艺术化的改造之后,凸现出基地的地形美感,塑造出具有雕塑质感的大地景观。

3、根据现状地形,保留了主入口部位向场地三面跌落的空间关系,将原生态保留的山林坡地、建筑错落的台地以及环绕的水体、各类布置在不同高程上的活动空间,整合形成不同尺度和特色的空间场所。

4、打破一般校园外环+步行轴线为骨架的空间模式,避免为出现人为的构图需要而产生建筑尺度失调,空间形态冷漠的问题。基于对地形地貌的分析,过分强调轴线关系,会破坏原有的场地关系。另外,基于对校园规模和行为心理的研究,对大学校园而言,机动车流量不会巨大,五分钟的步行距离是最合适的尺度,因而不需要人为的将车行系统外围化,拉大步行空间的长度,只要保证教学区等功能区内部合理的动静分离,而在结合部位将道路引入,结合广场、滨水空间等,强化校园的开放性,为师生提供更多层次的交往场所,赋予丰富的生活场景。

5、从武陵源独特的峰、谷、水、洞、林等自然形态和吊脚楼与山寨等人文形态找到设计的灵感,在校园的景观以及建筑的处理手法中,可以阅读出这些形态的要素。

强调以空间为主体,组织校园景观环境的规划理念,采用中央带状生态带统领校园空间。一条主要交通轴串联各功能区,各功能区内部以步行系统为主,呈组团式布置的各功能区以最大的接触面面向中央带状生态带和水体。

教学区

教学区位于用地西北,无事溪东畔,由教学楼和图书馆和实验楼组成,和其余各区联系便捷。设计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地貌,以一条“L”型的步行空间串联理工教学楼、综合教学楼和图书馆。这个步行空间既是休闲的场所,又是师生交流的空间,使教学区更趋宁静而完整。建筑群紧密结合步行系统布置,适应了当今教学集约化的方向。

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位于用地北端,由9栋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以及生活服务中心组成。设计调整在建的学生公寓交通组织关系,更好的组织了内部以及与教学区的交通联系。两栋公寓之间用连廊连接起来,南北向布置学生宿舍,东西向为辅助管理用房和自行车棚,二者围合成庭院空间。

运动区

运动区位于校园中部,紧邻生活区,设计有8个篮球场、一个下沉式广场、一个足球场,便于学生活动,同时又可通过校园道路与西边开发用地的联系实现社会化共享。运动区相对开敞的场地有利于山体背景和水域的景观渗透。

实验实训区

实验实训区坐落在运动区东面坡地之上,规划有艺术楼、医学院以及附属医院,满足学校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区内建筑跌落布置于坡地,以显山露水为主旨,注重第五立面的营造,如同生长在山林水体之间。

行政及校前区

行政区规划在用地西南部,临近校园大门,且接近城市来向,利于对外联系和对外教学活动的管理服务,交通组织也较为合理。行政楼与校前广场构筑起校园的对外形象。

教师住宅小区一

在原生态西北山头远期进行教师住宅小区建设,小区建筑物依山就势布置。小区内建筑布置了3个组团,南部组团主要是布置4栋高层,中部组团主要布置多层住宅片区,北部则根据现状地势灵活布置一些低层建筑,作为专家、院士荣誉宫。

教师住宅小区二

位于校园东南角,建设高档教师住宅小区。该小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可直接对外。既独立又和校联系便捷,满足对外交流和需求。

()景观结构

大学园林除审美、休闲功能外,还有学习交流、集会、锻炼和交通的特殊功能。而武陵源山水特征奇峰、怪石、幽谷、秀水、溶洞以及湘西人文,则是可以抽取的最富特色的符号,顺应自然地貌而形成的脉络,成为整个校园的生态景观基础,以最概括、简练的元素谱写出地域精神,也是对场地关系的完美阐述。区域规划形成山环水绕之间,中部隆起,向西、南、北三个方向逐级跌落,高低错落有序的空间形态。

景观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山环水绕,跌宕起伏,园环嵌套,分园而治的空间系列。从主入口广场往实验楼,分流穿插于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与艺术楼乃至生活区的步行系统,跨越多级高程,作为主要的景观空间骨架,串联起各层次的庭园。远处的群山成为校园的景观背景,无事溪则是校园景观的灵魂,而变化有致的建筑空间与庭园浑然一体。

步行系统穿行于建筑群体之间,承担着交通联系的特殊功能,充分兼顾流量、速度与景色的关系。无事溪在各功能区穿行,与建筑、平台、轴线产生各种关系,规划设计在教学区核心部位导入水体,使水与校园的关系更加紧密。各种类型和尺度的草地、树林、小山、湖畔、溪边、庭院,为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锻炼和休闲的多样场所。

()节点空间

1、校前广场

校前广场作为校园门户形象。校门仪典广场主题雕塑标志性建筑(行政办公楼与艺术楼),构成入口形象序列,强化入口空间的标志性和引导性。

通过与建筑、水、坡地形成跌落关系,形成丰富的场地空间。西南一片抬起的小山丘,绿树成荫,标志性建筑在其后若隐若现。东北开敞面逐级跌落,可俯瞰峡谷溪流。

2、竹隐林

一片原生态保留的自然坡地。自然野趣的草地、树林、小山、湖畔、溪流,浓缩着武陵源的三千峰林八百水。种植耐践踏草种,允许进入小坐、闲谈、晒太阳。

3、教学区广场

是主要的室外活动区域。在建筑群体空间、园林空间和滨水空间乃至运动场地不断转换,产生了一系列空间体验场所。通过一些标志物的设定强化轴线的导向性。场地内提供必要的休憩设施。

4、滨水空间

无事溪潺缓地环绕着校园,如同武陵源众多的溪流,蜿转曲折,水波清澈,一派秀美和谐的田园风光,是校园景观的灵魂。

在教学区放大亲水空间,强化水体与校园环境的关系。

人工化水景与自然化水景共存,滨水岸线曲直结合。滨水空间与建筑结合部位强调人工景致,穿行与原野的部位则强调原生态。

多种河床与驳岸形式。与道路结合部位设计为矩形河床,垂直人工驳岸。亲水部位则设计为梯形河床,缓坡自然驳岸。

 

校园内的建筑兼顾朝向和地形关系,既有顺坡向布置,又有垂直坡向布置,体量适度,根据这两种方式错落布置,产生一系列变化的建筑空间。这样,有效的保证了校园地景的完整性,又使建筑因其合适的尺度和多样的空间而富有凝聚力。

建筑造型的风格是在现代的基础上寓传统于现代,寓文脉于现代,充分尊重张家界灰白色主色调,将原有设计色彩进行适当调整。

1、自在且自为的建筑空间

过去,我们的成长是在严格得近乎苛刻的环境中,处于一种被逼迫的状态,被规矩而约束,被规矩而塑造,在行为中我们成为总是为他人而生活的对象,直到多年以后某一个阳光的午后,独自在窗前翻阅闲书,才发现学习不一定以工作为目标,轻松和随意才是一种生存状态,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本质的还原。

通过对传统教学空间的反省,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反思,希望在校园中营造出一个人在树下与一群人讨论的氛围,空间作为行为场所,这是具有生命力的建筑空间。

自在与自为的行为方式能使灵魂获得最大解放,而只有灵魂获得最大解放的人,才是最具创造力的。这一行为特征的愿望在一进校区的核心广场就毫不掩饰的充分展开,广场结合弧形建筑、水体、阳光森林设计,自然而亲切,喻意着走向自由;学院核心大片阳光草坪成为同学席地而坐的场所,或抱书而阅,或促膝而谈,享受阳光与清风,体验着自由与轻松,这里不再是与其他校园类似的仪式化场所,而还原了校园应有的生活与学习气氛。建筑底部利用架空与围合设置了一处处半开的休闲场所,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室,将业余的活动能置于校园建筑内,也是对传统校园行为的充实与提升。

自在与自为的行为特点在室内空间也获得同样可能,将室内划分为目的性空间与非目的性空间,前者如教室、实训室等功能性空间,是教与学的空间,后者如走道、楼梯,以及楼与楼之间自在空间等非功能性空间。设计中,通过在其空间的组织过程中对走道、楼梯,过厅等非目的性空间给予更多关注,如尺度加大,空间丰富,使教室外的空间更具有思维与行为的发散性。

2、优美的建筑形式

如果说空间完成行为发生的使命,那么形式的美感是建筑艺术的视觉使命,视觉的美感是可以直入人心,所谓悦目而又赏心,在水畔、山间,建筑群是一组低缓而亲切的梦,在广阔的场地中散落,诠释着轻巧与轻灵,清雅与清淡,薄薄的檐口出桃深远,由于建筑本身不高,通过它实现建筑的水平性,它或依附于大地享受着自在,或留恋于天空任凭着自为。

3、典雅的建筑色彩

色彩是建筑语言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建筑中,色彩的语言已经退场,表现为完全的空间与形体的对白,不浓烈、不张扬、不奢华,朴素而谦和,朴素宣扬着湖湘文化,单体设计追求一种境界,色彩的单纯是对空间本身的一种信心,展示一种本色的纯真、轻松、素雅、建筑的美也在这些元素中。

建筑以朴素的冷灰和白色为主,点缀以蓝色、红色钢构件、沉稳中又不失活泼。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版权所有
办公室电话: 0744-2200500      招生电话: 0744-8325000 / 0744-8328000